更新时间:2025-10-27 04:04:16
很喜欢情人的一点是,在传统白男文学类型上做了颠覆。这类传统文学以西贡小姐为代表,讲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爱情,一种地位不对等、权利义务完全不对等的爱情。 它诞生在特定时代下,体现一种西方对东方的“文明开化”使命,全是西方人产生对东方美的满目高高在上和自以为是的性幻想🙄,不论结局是喜剧还是悲剧,本质上是殖民关系的浪漫化包装。。。 在传统模式中,东方女人常常是有蝴蝶夫人式的刻板印象(再复读一次这本质是白男文学)——痴情、奉献、被动、为爱牺牲。她们缺乏独立动机和复杂内心世界,其存在主要是为了成就西方男性的情感救赎或造成他的内疚。她们是功能的、扁平的。 但在情人里,一个作为东方男人,富有却被种族歧视;一个作为西方女人,贫穷却有高自尊,它让女性变成欲望主体和凝视者、让男性成为了情感主体和被凝视者的同时,又让这种权力颠覆并非一次简单的角色互换。 它并没有设置一个“东方胜利”或“西方胜利”的结局,相反真正展示了权力如何在种族、阶级、性别这三个维度上此消彼长,相互缠绕,使得双方都同时成为某种程度的“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从而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与纠葛。呈现出了一种流动的甚至彼此折磨的权力动态,扭曲又真实。 正是这种扭曲又真实,电影出现了以下情节: 1️⃣在湄公河的船上,种族权力占主导:一个白人少女可以坦然接受一个土著富翁老土的搭讪。 2️⃣在唐人街的单间里,经济与性别权力占主导:他用金钱买断了她的下午。 3️⃣在高级餐厅里,所有权力正面冲突:他的经济权力(买单),她的种族权力(家人的鄙视)和性别权力(她与哥哥的贴身舞) 4️⃣在最后的码头,两人在目送对方渐渐消失中,完成情感交融。 所以在电影中,简和东尼都不是烧杀抢掠高高在上的西方人,也都不是被动等待拯救的东方情人。 简虚荣、叛逆,利用东尼的钱和身体来反抗家庭、体验成人世界……但她在这段感情中依然投入了真实的情欲、脆弱、依赖,更在离开的甲板上用眼泪直面了自己的爱情。她是一个有缺陷、有agency的复杂个体。 而东尼,他有钱,可以买来享受和欢愉,却无法买来白人家庭的尊重。他有爱,多次小心翼翼的试探和恳求,一次次问“你是为了我的钱吗?”更有被封建家庭套上婚姻枷锁的软弱底色。(并且感谢梁家辉的演绎,把原著中那个畏缩懦弱的男人表现出一种独属于东方味道的隐忍与克制) 没有谁是纯粹的拯救者或被拯救者,没有谁是单薄的符号。他们都是特定历史与个人困境下充满缺陷却真实的人。这大概就是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满屏找爸爸:《旁观者》里的代际隔阂与亲情迷思
与原著比较下的一些想法
难看
静默的诗篇:论《旁观者》的东方叙事美学与情感表达
《时间之主》:瑕不掩瑜的美感实验作
细节解读
《旁观者》:在时间的褶皱里,打捞被遗忘的父爱
《日掛中天》值得二刷三刷N刷的优质电影,辛芷蕾就该拿影后
在2025年人该如何去活着?
10号舱的女人|没有悬只有疑的拉胯悬疑
怎么每一集都有金句……
离开宿主的寄生虫能活多久
看《德里镇》联想到《怪奇物语》不是很正常吗?
李玉宇宙:似曾相识宴归来
极端痛苦的现代人:肉体、精神甚至潜意识
一些南京路演的碎碎念
恐怖与唯美的结合——破除压抑,重拾人生
MLB的“新跨界”:娱乐蓄势,棒球破圈
关于女孩
不要一杆打死一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