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5 04:02:29
公路片,前期铺垫不错,将双女主的性格勾勒地比较清晰,水越浑越方便摸鱼在混乱中增进了解,也适合牵出主线推进剧情。可惜节奏不稳,在逻辑、情感切分、篇幅安排上还能更好。 证实婆婆身份是上路最重要的动机,但对心细的李榆来说,带高龄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上路的行为有些立不住;不打不相识、寻亲、骤然离世、争吵、和解以及释然成熟点清晰,可也略显突兀,学院派SOP填空的生硬感;游神的片段和开头迷信的塑造略重复,闽南文化似乎只是背景板,略单薄;接地气的表现不是很多很多句骂妈,当然剧情本身也提到;轻鸿的生活描绘有些跳脱和悬浮。 在个人成长的主线外,带出面对死亡、婚姻失权、原生家庭的议题。 李榆的人设无疑是宋佳的舒适区,轻鸿小资文艺女性的形象佟丽娅也拿捏地很好,主角有点父权思维下相对觉醒者的影子,因自然人的情感流动相聚相惜,也由于没有彻底反父而思维固化,行为逻辑难免在窠臼里打转,难以发掘更好的动机,和电影本身很像。 不过总体还是喜欢这个故事,细节处的幽默、女人们之间的互动、探索自我皆大欢喜的成长。 最喜欢的桥段是轻鸿写给李“鱼”的信,“榆,榆树的榆”“你对我评价这么高啊”,真好;婆婆抱着花躺在墓地的一幕安稳又平静;女人们通过男权特有的婚姻增加链接,非常吻合生活经验也遗憾;剧中塑造的三次死亡,举重若轻,“轻如鸿毛,重于泰山”,少年、中年、老年的时间线和应对方式态度的递进,这个角度出发,死亡的议题参杂着女性天然的情谊讲得不错。 还有些小细节比如“别给她吃莲子”“还是骂妈”“男警察”。 无论如何,多一些双女主的自我探索就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会有无事人,知此绸缪心
满屏找爸爸:《旁观者》里的代际隔阂与亲情迷思
与原著比较下的一些想法
难看
静默的诗篇:论《旁观者》的东方叙事美学与情感表达
《时间之主》:瑕不掩瑜的美感实验作
细节解读
《旁观者》:在时间的褶皱里,打捞被遗忘的父爱
《日掛中天》值得二刷三刷N刷的优质电影,辛芷蕾就该拿影后
在2025年人该如何去活着?
10号舱的女人|没有悬只有疑的拉胯悬疑
怎么每一集都有金句……
离开宿主的寄生虫能活多久
看《德里镇》联想到《怪奇物语》不是很正常吗?
李玉宇宙:似曾相识宴归来
极端痛苦的现代人:肉体、精神甚至潜意识
一些南京路演的碎碎念
恐怖与唯美的结合——破除压抑,重拾人生
MLB的“新跨界”:娱乐蓄势,棒球破圈
关于女孩
不要一杆打死一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