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1 04:03:44
越来越多的导演陷入了自我感动式的叙述,如果说《八佰》还有点热血与悲愤的共鸣,《东极岛》就是让观者掏了钱还得自己把一个散架的手工制品拼起来。
影片硬说的话,每个人物的底层逻辑是站得住的,阿荡善良、单纯、一腔冲动的热血,他的想法很简单,船底的是一条条人命,是命就要救;阿赑是典型的弟控,他的命运和相依为命的弟弟紧紧相连,利己主义贯穿着他的行动线,包括决定救助战俘,也是为了完成弟弟的遗愿;逃兵的终生课题就是跪还是不跪,走还是不走?阿花有一种要冲破旧观念的欲望,包括她爱上格格不入的“海盗”,砸碎观念的墙,驾着船冲到最前面……但所有人的思想交织在一起以后就彻底搅成了一坨。在这样的一坨面前,再灵的演员表现力也是零,他们自身沉淀后的神态戏无法抵达观者的内心,矛盾冲突的转折更不是凌乱突然的剧情能承接的住的!
我宁可认为从《八佰》到《东极岛》,管虎除了想另辟蹊径找新话题,更想挖掘那些掩藏在官方粉饰之下人物讽刺和悲惨的结局和被扭曲的真相。如果是这个立意,我相信导演再拿出足够的诚意,也肯定可以沿着这条路走的很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垂涎 日久生情
下一篇:个人看法
游戏改编,故事重要还是人物重要
以战为骨,以信为魂
又挖到一部宝藏搞笑解压番❗这也太下饭了❗
以爱为名的暴力结构——结合电影《年少日记》拆解东亚之“爱”
谢谢爱缪的ed,让我有缘遇见矛盾却丰满的,温柔可人的灵魂们
《许我耀眼》分集概括~
IP声量向“内”,价值边界向“外”
圣临山登基:一场兼具美学、深度与温情的国漫盛宴
当角色都变成政治符号,电影也就只剩姿态了
看完剧场版我才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
没那么好但还行的碎碎念
把主角请到我家里,整个小区都不用开灯了
做“年轻态”的民国戏
我果然还是不能抛弃电影
冤屈的呐喊
即是残酷现实,也是人生境遇成长。
中国真的很缺编剧
absolutely greatest
带着创伤走下去
一个冷峻诗意但残酷的电车难题
